当前位置: 首页 > 臭氧的其他应用

45岁大三甲知名麻醉主任猝死10万粉丝缅怀!麻醉医生猝死成为重灾区?

发布日期: 2024-01-19 | 浏览次数: 1 | 作者: 臭氧的其他应用

  惊闻噩耗,令人无比悲痛!2024年1月12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医学科普网红

  朱翔是麻醉界的后起之秀,在麻醉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经常向大众科普麻醉知识,他在抖音上还拥有近10万的粉丝,点赞量超过百万。在得知朱翔主任突然离世的噩耗后,网络上的反响是巨大的,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医生怎么就会猝死呢?要知道在他猝死的前两天,他还于1月10号在抖音上分享了一段患者手术后的视频,向公众科普医学知识——顺行性遗忘。

  朱翔医生突然离世,还是其粉丝最先透露。1月11日晚上临近半夜,有粉丝在朱翔医生的账号下留言为其祈福,希望他可以渡过难关。岂料到了1月12日上午,就有医院知情的人偷偷表示朱翔主任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最终身亡,年仅45岁。对于公众关心的死因,知情人透露系心脏骤停导致。

  在朱翔主任发布的视频中,他经常到深夜才能下班。在一则视频中,通过医院办公室的窗户能够正常的看到城市的点点灯火,整个城市都已确定进入了睡眠,同事问他:“朱翔老师,都这么晚了才下班,怎么感觉您还是那么快乐啊!”

  朱翔回答道:“是的啊!我们的快乐就是病人可以平平安安回到病房,我们大家可以高高兴兴回家!”

  随后,朱翔医生陷入了沉思,没有再回答,只是一个人默默离开了医院。看到那个视频后,我们的心都被扎得生疼,医院那么多病人都等着他去实施麻醉,他只能这么晚下班,难道还有什么其它办法吗?

  据公开信息数据显示,朱翔医生已经从医22年,其2001年从徐州医学院毕业,2023年刚刚博士后出站,曾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超20篇,其中近一半论文被SCI检索,申请2项专利,获得省市级重量级奖项4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自媒体网站的运营,他还获得了医院颁发的“新媒体人才”荣誉。

  如此年轻有为的一位医生,未来还必将在麻醉界发光发热,可惜天不佑人,命运捉弄,只能空留遗憾。

  在得知朱翔主任去世的消息后,他的社会化媒体账号已经被哀悼的留言淹没,粉丝们在表达震惊和缅怀的同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疑惑: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和粉丝互动的麻醉科医生,怎么一下子就猝死了呢?难道麻醉科这个辅助科室工作量那么大吗?能把人累死?

  2017年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医师,在值班过程中猝死,刚满28岁。

  2017年6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规培住院医师陈德灵,猝死,26岁。

  2017年9月2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年轻的麻醉专业规培医生将物推入自己的静脉结束了生命,年仅28岁。

  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医师江金健,心脏骤停去世,30岁。

  《中华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统计了2012年至2015年被媒体公开报道的医生猝死案例,在已知的29名医生当中,有14名医生竟然都是麻醉医生,占总人数的一半。

  太令人惊讶,麻醉科医生猝死事件到底为啥会比其它科室高那么多呢?我们一定要要找一找原因!

  首先,麻醉科医生确实累。据调查显示,国外的麻醉医生通常每年只需服务500-1000例病例,而我国麻醉医生每年接诊病人数保守在上千例,整个医院的病人想要做手术,都得靠麻醉医生进行麻醉。相比其它科室,虽然外科医生也很忙,但他们能够忙在手术室、忙在查房,还可以坐门诊,总有机会喘口气,但麻醉科医生却要一直在手术室里忙,极其单调,心里不免会压抑。

  只要患者做手术,就离不开麻醉,因此,麻醉医生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这使他们极易出现过劳的情况。过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疾病。麻醉科医生在30岁的时候正是医院的骨干,承担的工作很多,猝死概率大,因此被称为麻醉科医生的“30岁现象”。

  此外,心理上的压力也是导致麻醉科医生猝死的重要原因。由于麻醉科医生的“病情处理周期”很短,从麻醉到苏醒,在数个小时内就要直接面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他们的大脑劳动强度很大,每天都肩负着患者性命相托的重任,神经始终像一根弦一样时刻紧绷。

  最后,还需注意,手术室的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手术室中使用的麻醉气体、高频电刀、甲醛、臭氧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各种仪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医疗射线也会对医生的健康造成影响。

  很多人不了解,其实我们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范畴最重要的包含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和疼痛诊疗四个方面。中国的现代医学都发展了100多年了,可还是有很多患者和医生认为麻醉科只是一个辅助科室、医技科室,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极大挫败了麻醉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我们经常讲麻醉是现代医学的开山之作,没有麻醉,就没有现代医学,这话一点不假。手术和麻醉之安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但其实哪怕是在100多年前,即便是像阑尾炎这样如今低年资医生都能够实现的手术,对于当时的医生和病人来说,都无异于拿性命相赌。

  随着近50年来麻醉的巨大发展,外科手术成为大多数人可以耐受的常规医疗,各种脏器移植、心脑血管、肝胆胰肾胸腹腔外科大手术更是能够获得安全的开展。

  所以,麻醉医生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对于经历手术的病人来说,最迫切的期望是安全、无痛;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他们的期望是患者拥有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这一切都需要麻醉医生去提供支持。

  麻醉医生在所有医务人员里面,是具有最全面抢救技能、知识、经验、理论及方法的医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急诊科医生、ICU医生都是不能和麻醉科医生相比的。你可以讲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但是对于真正急救的技能知识和抢救的有效性,所有医生都比不过麻醉科医生。

  如此重要的医生,可是现如今,小医院麻醉可有可无,不在领导的建设重点内;大点的医院,由于重症病人多、疼痛病人多,麻醉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这只是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其在整个医院的受重视程度一直都不高,做完一场手术,受瞩目的永远是外科医生,病人感谢的永远是外科医生,手术费用分大头的也是外科医生。

  在称呼上,懂行的叫你一声麻醉医生,不懂行的直接称呼为麻醉师,彻底沦为背后的小透明。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万名麻醉医生,服务于14亿人口,中国还缺少35万名麻醉医生。人员短缺导致加班频繁,工作量巨大,可工资收入却提不上来,这就又导致了麻醉医生的大量流失。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介绍,如果按照最好的运行标准,一个麻醉大夫可对应3个手术大夫,但目前在中国内地,一个麻醉大夫却要对应7个手术大夫,甚至7.5个。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手术高龄病人日益增多,这些都给麻醉工作带来一系列工作难度,正所谓“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关乎着每个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如果麻醉医生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都得不到保证,那还谈什么医疗呢?

上一篇:猪场日常消毒与疫病发生时的紧急消毒的区别?

下一篇:中国移动已经是全球一大5G运营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