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 2023-11-23 | 浏览次数: 1 | 作者: 行业新闻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建议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严控时间节点,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现制定以下实施办法。

  巩固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成果,防止因贫困户动态调整、搬迁和供水水质、保证率、水量、方便程度等不达标造成饮水安全问题反复,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实现现状条件下淮河行蓄洪区自来水全覆盖。

  各县区根据经批准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已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台账、“十三五”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情况等,结合自己实际,在完成省级下达计划任务基础上,可自行提高2019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和投资规模。市级对各县区目标完成情况做考核。

  加快缩小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供水差距,逐步扩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范围,实现现状条件下淮河行蓄洪区自来水全覆盖。对标准偏低、规模偏小的已建供水工程做改造、配套、升级、联网,适当新建供水工程。开展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提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到85%以上,提升山区小型供水工程水质处理和供水保障能力。

  按照规划的年度建设内容,各县区要提前谋划,及早做好项目设计、审批、资本预算下达、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精心组织工程实施,严控时间节点,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应根据要求编制单项初步设计和年度实施方案。对新建或改扩建日供水1000吨或10000人以上的规模水厂应编制初步设计,由市级水利部门审批;对规模以下水厂、管网延伸等工程应打捆编制年度实施方案,由县级水利部门提出技术审查意见后,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十三五”期间,县级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投资控制规模已经皖发改农经〔2017〕636号文明确,实行总量控制。各县区“十三五”期间控制规模扣除2016-2018年已下达的省级以上资金即为省级以上投资剩余控制规模,将分年切块下达。贫困革命老区县省级补助资金提高10%。

  省级财政安排省级配套资金,并纳入2019年度预算,各县区财政要按省下达的年度资本预算和分担比例予以落实。各县区落实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能够最终靠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工程建设有效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管理,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并要落实建后管养主体。

  (一)严格把好前期工作关。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设计应由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各县区要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建设的每个工程都要建档、立卡、编号,明细到村和解决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市、县水利部门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厅的要求,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二)严格把好建设关。实施工程单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项目施工必须依据经审批的实施方案,严格项目管理,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在实施过程中,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所需管材、供水、机电和消毒设备等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质量;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工程建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同时一定得安装消毒设备且确保正常使用,保证水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三)严格把好验收关。项目建成后,各县区要按照《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办法》(皖水农函〔2014〕683号)要求及时开展竣工验收,县级水利部门应及时将验收情况报市级备案,市级水利部门定期统一向省级报送验收情况。对于规模水厂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单项工程验收;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可按年度实行集中验收。各县区要建立完整工程档案,建成的工程要设立标志,标明工程名称、建设时间、投入资金、受益范围、实施工程单位、监督单位、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等。

  (四)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充分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市、县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项目计划、责任人名单、实施进展等情况;批准后的实施计划、工程内容、投资预算、竣工决算、项目负责人等,要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在受益村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公布举报电话,立即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规模水厂要加强生产控制、在线监测、视频安防及供水管网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十三五”期间有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建设任务的县区要加快信息化项目实施,依托县级农村供水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从取水、制水到输配水的供水过程监管。

  (一)落实管护主体。各县区要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督管理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县级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统筹负责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落实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先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在充分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工程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由所有权人确定经营模式和经营者(供水单位)。所有权人与供水单位理应当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各级财政投资形成的资产,由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水行政主任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

  (二)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水行政主任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由个人为主投资兴建的水厂,要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义务。国家投资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可以依法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转让工程经营权,转让经营权所得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管理的,要规范程序,依法签订合同,按合同办事。供水单位接受水利、卫健、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供水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负责向用水户提供符合水质、水量要求的供水服务,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做好水源巡查、工程运行管理、水质检测、水费计收和维修养护工作,明确责任人、供水服务电话和标志牌,逐步的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和服务质量。

  (三)合理制定水价。各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要按照省物价局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的指导意见》执行,供水单位理应当在供水管道入户处安装质量合格的计量设施,并与用水单位和个人签订供水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保证入户计量设施的正常使用,并按时交纳水费。逾期不交的,供水管理机构有权按合同约定加收滞纳金等方式来进行处理。供水单位要定期向群众公布水价、水量、水质、水费收支情况,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安全水”。

  (四)实施扶持政策。市、县级财政依规定落实农饮工程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保障土地供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企业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有关优惠政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级政府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责任主体,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负总责。按照我市实施农村饮水脱贫攻坚工程要求,市、县水利部门要格外的重视,把水利扶贫作为“十三五”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办事机构和人员,精心谋划,综合施策。对所有贫困村的水利扶贫工作建立台帐,逐村落实建设任务和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逐年验收销号。水利、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水利扶贫工作。

  (二)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贫穷的地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各县区要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和管护资金落实到位。

  (三)完善体制机制。积极落实工程管护组织,支持村级用水户协会等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积极推行两部制水价制度,建立并完善三级水质检测体系,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长受益。

  (四)严格监督考核。各级政府要把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施考核。县级水利部门每年会同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对完成的年度计划任务及时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贫困村、贫困户进行销帐。市级水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对各县区水利扶贫情况的现场督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并与工程管护资金安排、评优评先等挂钩。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

下一篇:白开水是最佳饮用水好水要会喝才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