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极速直播nba篮球比赛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第33期

发布日期: 2024-03-08 | 浏览次数: 1 | 作者: 极速直播nba篮球比赛

  〔按语:水利部党组把“对中西部地区5万处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实施维修养护,提升供水保障水平”,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内容。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通过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台账,明确维修养护内容,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事项和责任人,积极地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水利部党组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中西部地区5万处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实施维修养护纳入2021年8件为群众办实事之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饮水问题。水利部指导督促中西部地区省份和新疆兵团将维修养护任务分解至县,由县级水行政主任部门建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台账,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专人,持续跟进。水利部两次召开全国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和监督排查工作,督促地方各级水行政主任部门对排查监测、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暗访核查等各渠道发现的农村供水问题,建立清单台账,加强分析研判,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保持动态清零,同时举一反三,立查立改,防止系统风险,确保不出现区域规模性停水断水或严重水质问题。水利部持续加强农村供水监督检查,2021年暗访180个县,通过持续传导压力,督促地方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各级水利部门按照“做则做成、做就做好”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截至5月底,中西部地区23个省份和新疆兵团已落实财政资金10.77亿元,比上个月增加了38%,共维修养护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13万处,服务人口6935万人。各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的发挥中央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建立项目台账,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工程维修养护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此外,通过对12314监督举报问题全面系统梳理,截至目前,水利部已派出督查队实地调研了8个省份,现场解决了72件农村供水问题,在群众家门口化解农村饮水难题。

  湖北省松滋市通过增加资产金额的投入、严格资金监管、按标准做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促进农村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资金筹措。松滋市将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当做大事要事来抓。从2020年开始,在争取中央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财政按农村居民人均2元/年标准,安排维修养护补助资金150万元,并向供水企业提留水费112万元作为维修资金,全年共筹资达408万元。

  二是统筹资金使用。按照分类实施统筹使用、用实用活、逐年推进的原则,精准投放资金。以解决供水设施设备明显问题为重点,投入资金288.3万元,对21座水厂制水工艺设施和厂房做改造整治;以解决供用水突出矛盾为重点,投入资金178.3万元,对水量水压不足、时常停水的5座水厂进行管网维修、二次加压站改造和智慧化泵房建设,有效化解了用水户反应强烈、投诉不断的分时供水矛盾,受益达6千余户。以水厂长效运行为重点,投入资金119.4万元,更新改造17座水厂机电设施,每年可节省电费80余万。如白龙梗水厂将运行3台多年的45kW双吸泵取水机组,更新为3台37kW高效多级潜水泵机组,在解决原引水系统故障频发问题的同时,每月节约电费7千余元。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在维修项目实施上,牢牢把住严格项目审定管理、严格招投标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等四个关键环节,科学制定维修建设项目方案;规范程序运作,强化实施工程单位资质管控、材料的品质控制,做到阳光、规范、廉洁;建立运行管理单位、市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市水利建设质量监督站三方质量监督巡查验收制度,强化实施工程单位责任管理;对款项严格按工程审计验收支付,资金直拨实施工程单位,确保专项资金无挤占、无挪用,保证维修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松滋市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政策的落地,使24座水厂得到妥善保养修缮,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还使40.53万农村居民基本实现24小时高品质供水,受益群众高度认可、纷纷称赞。如位于管网末端的洈水镇汪家咀村,因地势较高、频繁停水,引发232户农村居民长期投诉,经对二次加压泵站进行智慧化改造并逐户安装智能水表后,该村供水保障和服务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供用水矛盾有效化解。

  岳池县格外的重视农村供水保障维修养护工作,将其作为2021年度县水务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小”范围、“小”措施逐步推进维修养护工程建设,现已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农村供水设施设备老化、供水管网漏损等“急难愁盼”的农村饮水问题62个,涉及受益人口18万,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持续推进水费收缴工作和提高群众用水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针对全县农村集中供水存在的明显问题和薄弱环节,从促进工程平稳运行、增强农村供水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角度入手,逐一摸排现有51处农村供水工程,制定工作清单,明确维修养护内容和具体措施,逐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2处,维修管道17.25千米、设施设备32台(套),涉及19个乡镇、320多个村、60余万农村人口。

  二是创新管理理念。按照城乡供水统筹发展的目标,由县自来水供水公司全面负责全县城乡供水工程融资、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千吨万人水厂和规模以下水厂并网运行,推进城乡供水由“小规模、小集中”的区域化模式向“城乡一体、市场运作”的全域化模式转变,供水保障能力和运营能力实现双提升。

  三是加强运行监管。认真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健全完善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各镇政府安排至少1名干部作为管理人员,每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确定1名村级责任人员,负责管理监督集中供水站运营;县水务、环保、卫生、实业公司等单位抽调熟悉制水技术、水厂管理、水源保护的人员组建专家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站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县水务局班子成员、各流域站负责人、农水股、实业公司中层干部按流域分片,组建6个工作组,对全县集中供水站实行分片包干监督和管理,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职责,确保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

  目前,岳池县县、乡、村三级分级负责的农村供水运行管理责任体系基本建立,落实村级管水人员60余人,每年由县财政划拨25万元,用于补贴管水人员工资,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上的水准显著提升。如九龙街道办三元桥村集中供水工程,该工程建于2007年,设计供水能力2000m3/天,供水人口3.54万。由于年久失修,供水管网、设施设备等老化严重,停水断水问题频发,为改变工程现状,2021年,岳池县安排维修养护资金5万元,引导供水公司自筹30万元,维修制水设备1套,更换消毒设备1台,改造老旧管网6千米,让工程重新恢复了正常供水。

  河北省平乡县以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为契机,以滏漳联村供水集团为依托,成立了农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机构,将管水员管理作为重点,明确管水员责任、稳定管水员队伍、加强管水员培训,保障相应福利待遇,使管水员“愿意干、满意干、全心干”。通过村级管水员管理规范化,全县农村水费收缴率提高到99.5%以上,农村居民供水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制定办法,明确职责。平乡县水务局出台了农村管水员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管水员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管水员负责本村供水管网检查和维护,对水质异常等突发事件,立即上报县供水服务中心,并配合做好村民的解释工作。同时,每月26日前将所收月度水费全额上缴至县供水服务中心,对逾期缴纳水费超过十天的,所欠水费从保证金中扣除。

  二是保障待遇,稳定队伍。由所在村委会推荐或由县供水服务中心在该村附近村庄采用公开招聘的形式,选择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供水工程管理和供水知识的人员担任管水员。采用“基础工资+提成”方式发放工资,根据用水户数量确定基础工资200-300元/月,按供水量提成0.3元/吨,同时为管水员缴纳医疗保险、意外保险,对在岗满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的管水员,可享受每年发放一定额度的退休津贴。

  三是加强培训,激励先进。为加强管水员学习工程管理和相关知识,滏漳联村供水集团定期组织培训,重点对管网管件维修更换、水表故障处理、突发供水事件应对等内容做讲解。

  通过强化管水员队伍和建立脱贫户饮水状况月排查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县7个乡镇34个村201个因分家或搬迁到新宅基地的脱贫户(包括五保户、残疾户、特殊户)都已安装了自来水,有很大效果预防脱贫户饮水问题反复。各村管水员履职尽责,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急难事当作自家的事。如河古庙镇大张庄村管水员,由于某次供水管网损坏,当时维修条件艰苦,他想方设法在深夜协助施工队完成了抢修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他认为,村民习惯拧开水管就有水,只有现场一起修好才放心,就能够大大减少村民用水不便的麻烦。

  为切实管好用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全面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三个责任”,并将农村供水保障地方主体责任压实至乡镇人民政府,通过财政补助、水费收缴、公益性岗位支持等渠道,强化基层管水员队伍建设,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一是抓实农村供水工程“三个责任”。泌阳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明确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职责的通知,明确县、乡、村三级分级管理职责。同时,设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专户,县财政每年将100万元农村供水工程维修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电费实行每度电县、乡两级财政各补助0.18元。

  二是抓好基层管水员组织化、规范化建设。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高店镇组建了水务公司,负责全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日常工作,水务公司实行村聘、镇管的方式,组建管护队伍,每个行政村选聘1名责任心强、有公益事业心的人员作为管水员。水务公司定期召开管水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运行维修中的困难。年终对各村管水员进行考评,对工程巡查到位、维修及时、全年供水正常的管水员进行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巡查不到位、维修不及时、供水不正常、群众满意度低的管水员进行罚款,并由镇政府提出意见,村委会予以解聘。

  三是抓细工程运行维护职责。细化村级管水员、镇水务公司、县水利局等各方责任,要求管水员做好日常巡查维修及水费收缴,每个自然村均公布管水员的维修电话,发现有管道渗漏水、闸阀损坏等情况,管水员在接到电线分钟内必须赶到现场做维修。对供水主干管网、设备等村级管水员无力维修的问题,由镇水务公司统一调度专业队伍做维修;对破坏损坏供水工程设施,管水员无法协调解决的,由镇政府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缴维修费用。

  2021年以来,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和水费收缴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共解决了7382名群众“急难愁盼”的饮水问题,为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高店镇瓦房村供水站,相关激励考核制度建立后,一改以前水费收缴困难、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水费收缴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100%,提升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重庆市璧山区对供水到管水全过程进行了五大改革创新,使全区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从以前的平均35%(最高60%),普遍下降到15%-20%,个别村总表与户表累计水量每月仅差2吨。目前,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基本建立了高保障的水源体系、高标准的工程体系和高效能的运营体系。

  一是改革农村供水管网维护和保障机制。区政府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纳入民生实事,每年预算700万元专项补贴水价和维修养护基金;镇街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万元/村,用于补充维修养护基金;区水利局每年出资15万元,为全区所有农村供水管网购买财产保险,提升农村供水管网抗意外风险能力;区生态河长办预算近4000万元,持续3年改善饮用水源水库水质;村镇供水公司累计投入近1亿元,改善水厂设备工艺及输水管道。

  二是改革用水管理机制。全区每个村社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用水合作协会,并实体化运作。对水费收缴率达100%的村社,用水协会可留存水费的30%作为“奖励基金”。同时,将农村供水项目经费变为补助制,对用水协会管得好、水费收得好、漏损率低、水质达标率高、维修率低的项目,补助比例越大。

  三是改革水价定价机制。璧山区印发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核定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按照“两部制水价”进行缴费,管网延伸工程执行“阶梯式水价”,对每人每月用水2吨以内,按物价部门核定的3.1元/吨收取,超过限额部分按全成本水价(3.8-4.5元/吨)收费,引导用水户节约用水。

  四是改革供水“龙头”。璧山区政府将全区原10个国有乡镇水厂并购给璧山村镇供水公司,统一建设、运营和收费,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村镇供水公司将3000余公里农村PVC供水管网全面升级改造为PE供水管网,更换表、阀、闸等供水设施4万余个,降低了管网漏损率。

  五是改革农村供水设施管理。将农村供水设施统一确权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真正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有效结合,全面激发广大群众节水管水责任意识。

  目前,全区150个村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全覆盖,通过镇村摸排申报、区级现场复核、供水企业专业实施,实现农村供水建设和维修养护问题应改尽改,让全区30万农村群众的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上一篇:水资源维护的办法 维护水资源

下一篇:保证饮水安全的办法起草参阅案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