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兴民生之水 保饮用安全(组图)

发布日期: 2023-11-27 | 浏览次数: 1 | 作者: 新闻中心

  城市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城市饮水安全工作。通过主城区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开展水环境治理、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和供排水应急能力建设等措施,我市城市供水能力、供水水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市共有水厂615个,城市日供水能力719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200万人,年供水总量14.8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城市生活和社会生产要。”市市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A 3年完成“一户一表”改造53万户“以前大厦水管老旧,经常爆管,水冲到电梯里就停运,上下楼恼火惨了,现在终于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这些了!”日前,沙坪坝华宇广场小区住户唐婆婆谈到小区最近完成的居民生活用水“一户一表”改造,显得十分高兴。

  建于2003年的华宇广场小区有2000多住户,近年来由于给水装置老旧,常常会出现爆管后水淹电梯的情况,让高层住户们苦不堪言。2014年6月,该小区真正开始启动“一户一表”改造。

  “这个小区在三峡广场核心区,地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自来水公司有关人员表示,实施工程技术人员与小区物管经过多次商讨,对管线进行了优化,克服了高空施工等方面的困难,优质完成了安装,并一次试压成功。

  “过去楼里不但经常爆管,水质也不好,有时水会有颜色,还有异味。”唐婆婆说,现在水质比过去好多了。如今,该小区自来水都是通过楼底封闭的加压设备,直接接入户中,而不再通过原有的高低水池转运,这从最大限度上杜绝了自来水被外界细菌、异物所污染。

  华宇广场居民用水状况的改善,只是我市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针对主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维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二次供水实行的“总分表制”造成责任不清,二次供水收费标准不统一,二次给水装置大修(更新)费用解决难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在2013年将主城区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纳入22件民生实事之中。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用户自愿、改造移交、专业管理、同城同价”的根本原则,我市计划用5年时间,分阶段完成主城区80万户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并移交给城市公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实现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抄表到户,二次供水同城同价的目标。

  为保障这一民生实事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市建立了由市市政委、市物价局为牵头部门,主城各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市水务集团具体负责实施的主城区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机制。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宣传,建立考核督查机制等措施,积极地推进这一民生实事顺利实施。

  渝中区枇杷山片区之前由于内部管道年久失修经常漏水,导致该片区居民分摊水费较高,部分楼栋分摊后每吨水已达10元。同时因为二供蓄水池密封度不好,又未定期清洗,造成水质污染,居民正常用水和水质安全没办法得到保障。2015年,该片区“一户一表”改造980户,重新改造2套二次给水装置,让居民用水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解决了居民分摊水费的问题。

  据市市政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15年,我市共完成21.8万户居民“一户一表”改造。目前,全市已完成主城区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及二次用水设施改造53万余户,占全部目标任务量的66%。2017年,我市主城区将基本完成“一户一表”改造。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一户一表’改造的落实,提升各家居民的入户自来水水质,特别要从根本上解决高层住宅原有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市市政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在“一户一表”改造中,自来水公司将采用逐级加压的方式,从供水源头管理到用户水龙头,从根本上解决原有二次供水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确保城市供水能够很好的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十二五”时期,我市开工建设了悦来、白洋滩等水厂,新增供水能力118万立方米/日,改造水厂规模达到43万立方米/日。

  为改善两江新区的供水现状,满足其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需要,2013年,我市还投资8亿元,新建了日供水能力20万吨的新鱼嘴水厂一期工程。

  去年上半年,日供水能力20万吨的新鱼嘴水厂一期工程现已基本完工。按照远景规划,鱼嘴水厂的日供水规模将达到100万吨,成为重庆市规划中最大的单体水厂。

  按照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我市城市供水行业严格落实水质三级监管制度。一是供水企业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自检。二是区县供水和卫生主管部门每月定期开展供水水质抽查,按要求将水质抽查结果向社会公示。三是市级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按月开展供水水质抽查,监测结果按月刊登在《重庆日报》、市市政委网站和重庆城市水务网,向社会公布。

  为确保城市供水万无一失,近年来,我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还加强了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城区供水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近年来,我市启动了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饮水风险与应急解决能力评估研究,包括城市供水概况、水源与供水水质分析、水源污染风险分析、现有应急供水能力分析、评估结论与建议、主要应急处理技术、应急处理设施建设等内容,完善了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和原水污染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市城市供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市、区县级自来水公司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国家要求合格率为95%),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有保障。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线,三峡库区是国家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三峡水库蓄水后,从重庆至三峡大坝坝前的江水流速减缓,水体对污染物的复氧和扩散稀释能力变弱,水体更容易被污染。因此,重庆直辖之初,中央交办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就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确保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干流水质良好,国家监测断面水质总体保持II类。

  近年来,为保护三峡库区一泓清水,我市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污水处理总能力达298.25万立方米/日,与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和130万立方米。

  十二五’时期,我市5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45.3亿立方米,削减COD(化学需氧量)129.5万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市市政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我市基本实现3个“全覆盖”推进城市污水治理工作。

  一是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建12座、改扩建3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能力达298.25万吨/日。“十二五”时期,我市污水处理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5年达11.4亿立方米,COD减排23.5万吨。

  二是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实施市政系统管网信息普查,确实掌握底数,加强管网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对市政排水系统来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断强化排水管理,强力推进排水许可制度落实,逐步扩大排水许可范围。注重从源头上处理问题,将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纳入工程验收内容,确保新增排水户的污水从一开始就得到收集处理。“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建设污水管网5023公里,污水收集率由2010年的83%上升到2015年的91%。

  三是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全覆盖”。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污泥产量也在急剧上升,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厂共产含水率80%的污泥达60万吨。为有效应对污泥增加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市政府于2011年印发了《重庆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案》,明确主城区采取水泥窑协同焚烧为主、污泥制园林营养土和热干化并行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同时对污泥的产生、运输、贮存和处理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了主城区污泥100%无害化处理处置。

  “饮水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水源保护、水质处理、饮水监测监督等所有的环节缺一不可。”市市政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达标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城市供水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让市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

上一篇:【健康图解】洪涝灾害后这份饮水安全攻略请查收

下一篇:饮用水污染